四川在线记者 田姣
蜿蜒宽阔的沥青公路深入乡村,灰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平整的青石板路直通家门口,山坡上的枇杷树长得郁郁葱葱……走进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曙光村,眼前呈现出一幅安居乐业的乡村图景。很难想象,在以前这里曾是省级贫困村。
【资料图】
曙光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王丹丹说,离不开川投集团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定点帮扶。自2015年开始,川投集团作为第一批省直单位,持续派驻干部,定点帮扶曙光村。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川投集团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与定点帮扶工作相结合,联合曙光村深入开展同学共研、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千方百计拓宽村民增收致富路,携手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同题共答解决问题
7月6日,曙光村迎来最后一批枇杷的采摘,村民王玉全一家给枇杷分类、包装,准备发往市场,忙得不可开交。王玉全是曙光村灯塔片区的枇杷种植大户。从2008年就开始种植枇杷,今年种植了5亩,摘果6千多斤,收入4万多元。
靠枇杷增收致富的不只王玉全。“这两年,我们引导村民进行大五星枇杷种植500余亩,其中有200亩丰果林已产果。”曙光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联兵告诉记者,在全部达到丰产年后,该项产业每年将为村民带来近300万元直接收益,将有近200户、近600名村民直接、间接受惠该项产业的发展。
曙光村村民王玉全一家正在打包枇杷。川投集团供图
今年曙光村的枇杷产量高达15万斤,产值达到110万元。“要不是受病虫害影响,今年我们村的枇杷产值本来应该更高一些!”陈联兵说,今年5月底,村民发现基地套着纸袋的大五星枇杷遭了木虱,部分枇杷的表皮上有些小黑点,虽不影响口感,但卖相不太好,“村民好不容易种出的枇杷,如果卖不出去,肯定会影响村民种植枇杷的积极性。”
了解到情况后,川投集团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与定点帮扶工作相结合,与曙光村开展同学共研、同题共答,共同策划了“乡村振兴,幸福曙光”消费帮扶专场活动,组织动员各所属公司积极参与消费帮扶,“兜底”销售解决难题。
消费帮扶只是手段,培育内生动力才是关键。针对曙光枇杷“口碑好,但产量少、价格低”的问题,川投集团制定枇杷产业五年帮扶计划,探索通过种植奖补、品牌打造等形式,持续为曙光村枇杷种植扩容提质。此外,面对后续枇杷的产销量将逐年增加带来的产销问题,川投集团计划在2024年枇杷采摘之前建立一个便于果农和客商交易的集散中心。
同向发力共谋发展
曙光村位于金口河区金河镇政府以北10公里处,平均海拔高度在800米至1200米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优质的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得村内枇杷要比其他地方晚上市1个月,错季枇杷便成为了该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
为了做大做强枇杷产业,川投集团帮助曙光村建设枇杷基地,将现有成片土地以基地的形式进行管理,实行“群众栽种—村两委验收—川投集团专项资金扶持”的帮扶举措,这种“先种后奖”方式,激活村民的内生动力,改变过去发展产业干部喊、群众看、空对空的尴尬局面。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中,防止返贫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川投集团驻村干部持续发力,通过介绍务工、鼓励发展种养殖、开发公益岗位、申请“家庭奋进计划”奖补等综合帮扶措施,保证了全村412户1096人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的现象,截至2022年底,脱贫户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5050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0%。
“接下来,川投集团将持续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将其中蕴含的战略思维、为民情怀、问题导向和务实作风运用到定点帮扶各方面。”川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将结合主题教育开展送党课进乡村、“爱心助学”等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个振兴”帮扶力度,结合帮扶地实际,坚持点面结合、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以乡村振兴工作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