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王石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民营经济的使行者。
在深圳时,因资产转让事宜陪领导见过王石一面,快到中午了,说是请客,这客请的到是真务实,是不错的套餐,的确不错,王总也一直在夸套餐不错。
(资料图)
王石的判断很简明:
第一,民间经济被挤占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第二,国际贸易发生了变化;
第三,高增长期已过;
王石是视角是民企。
他谈到了民营企业乐观的一面,比如中国市场的工程师红利,又比如民营制造业的强悍,从而表达了对民企未来的乐观,因这它不可取代。这个弯子绕的有点大,至于是不是不可取代,这还是要看放到什么视角,如果国际贸易的格局打不开,一切都不好说。
我们现在的处境,很像改革开放前夕,充满了认知上的碰撞,要有一个痛苦的反思过程,所不同的是,历史经历了一个轮回之后,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更深刻的反思。
首要的问题是,现实发生了什么?
民间经济被挤占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有一些问题与说法,现在是不可以谈的,王石换了个表达方式,这就是国营与民营的力量对比。
什么对比?资本的对比。
在近十年,国营资产通过投资拉动飞快增长,年均速度在15%以上,目前是民企总资产的两倍,这就结束了社会上流行的两种说法:一是,民企在侵吞国企,二是,民企在搞垄断,显然,说反了。至于在最近的十年中,不存在这些问题。
王石承认这对民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这有什么压力?
当然方向上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因为这是一种趋势,政策正在不断通过国家资本的非市场化干预,调整着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权重。民企不会结束,但生产的空间缩窄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让当下与未来的经济发展去回答吧。
那么,如何定义民企未来的命运呢?
王老板还是那么自信,他坚信效率优先,是市场经济的不变法则,民企的高效远在国企之上。这就要看国企了,能不能真正地消除腐败与不作为,命运取决于相互的水涨船高,所以,我常说,中国民企命不由己,在国企。
国际贸易发生了变化
当我们说国际贸易发生了变化时,是指去中国化的倾向。
中国的逻辑是:我强大了,西方势力不爽,所以要去中国化。
企业家的逻辑是:我们把贸易政治化了,所以处处是敌人。
耶伦的逻辑是:中国国家资本的非市场化行为,必将背离国际贸易准则,所以要关在门外。
不管是哪一种观点,贸易的扩张是困难的,中国只能靠自己,以更好的产品得天下。而民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未来,因为,民营是中国通往全球化的桥梁。王石的观点是鲜明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行的趋势。这让我想起了恩格斯的经典结论:共产主义不可能在一国独立实现,所以,还是要谈世界共同体。
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而不是全球。你可以不加入TTP,也完全可以不遵守WTO,但是,不可能改变国际共识。
高增长期已过
高增长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心理支柱。
如果说高增长期已过,这等于说,上海财大刘元春预测的经济总量在2027年超美,清华李稻葵预言的2050年复兴大明王朝,经济总量达到全球的三分之一,这些宏大的叙事都可以告一段落了。
如此看来,未来并不乐观。
王石乐观的又是什么昵?是民企的效率,这等于是在批评国企效率低下了。
王石对经济的判断实际上提出了两个问题:国营资本是否还会继续扩张?中国是否能融入到全球化?而这两点,恰好都不是民企所能决定的。民企的未来是不是乐观,取决于完全的市场地位,这个问题不解决,民企依然可以在陈云的鸟笼经济中飞舞,“神虽王,不善也。”(《庄子.养生主》)
只能说:向前看,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