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精选!安顺:现代山地高效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安顺日报   2023-02-13 09:36:58

初春时节,走进镇宁自治县简嘎乡磨德村百香果基地,一颗颗饱满的百香果悬挂枝头。“这个季节,其它的精品水果还未开花,但我们的百香果在冬天都有果子,网上的订单一年四季都不停。”简嘎乡乡级合作社——简嘎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罗朝旭说。

游客在磨德村百香果基地采摘百香果

简嘎是我市目前最大的百香果生产基地,但几年前,坐落在群山之间的磨德村,产业却“一无所有”。由于山地多,土地零散,人均不到五分的土地,却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


(资料图)

念好“山”字经,牵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结合简嘎乡山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成为简嘎乡带动百姓农业产业致富的“敲门砖”。

磨德村百香果基地一颗颗饱满的百香果悬挂枝头

借助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简嘎乡因地制宜,在群山之间种植百香果6300亩。经过几年培育,磨德村百香果产业发展日渐成熟,乡里成立了百香果加工厂贵州华洋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如今,从大山里走出的“百香果”系列深加工产品,业已成为简嘎乡的重点乡村振兴产业。

人勤春更早。2月9日,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莲花村村民张国华一大早就来到山上给蜂糖李树修枝。“待李子开花前把枝条修好了,今年才会有好收成。”张国华说,他家种植了16亩蜂糖李,现在已全部到了盛果期,一年的收入接近8万元。

莲花村村民张国华在李子园剪枝

张国华所在莲花村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全村石漠化土地约占60%。面对山地多、土地少的地理条件,要如何发展产业、如何布局生产?

发挥“山地优势”,做好“山”字文章。“2017年,村里转变发展思路,利用山地优势,结合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成立村合作社,流转山地,第一批示范种植了800亩四月李。”莲花村驻村第一书记鲁潘华介绍。

思路一变天地宽,经过合作社几年的示范带动,莲花村产业从无到有,目前全村已经发展蜂糖李4000亩,四月李2700亩,五星枇杷1100亩,沃柑和脐橙1300亩,芒果4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精品水果种植村。

从荒山到遍地果园,磨德村与莲花村的蜕变是安顺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缩影。

山,是安顺的脊梁。农村地区山高坡陡、耕地零散、石多土少,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与山共存、共生、共发展,是安顺的现实选择。

山,造就了立体化耕种模式。虽然让种植难度提高,但也带来了丰富的物种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遍地都是宝贝。

念好“山字经”,因地制宜做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章,是夯实乡村全面振兴产业之基的必由之路,是我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底气所在。

近年来,我市通过围绕“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做大经济总量,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全力做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章,山地特色产业在安顺山区泉涌发展,蔬菜、食用菌、辣椒、茶产业、水果、中药材、牛羊产业、生猪产业、生态家禽等11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取得显著成效,涌现了西秀辣椒、平坝高标准蔬菜、普定韭黄、镇宁“精品水果+小黄姜”、关岭“关岭牛+板贵花椒”、紫云“红芯红薯+林下经济”、安顺经开区食用菌等“一县一业”特色产业。

来自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全年种植蔬菜236.92万亩(次)、辣椒34.69万亩、食用菌4.54亿棒、茶叶42.58万亩、精品水果119.91万亩、中药材(含食药兼用)59.62万亩。生产收购烟叶8.04万担,出栏肉牛18.69万头、肉羊9.49万只、生猪147.79万头、家禽2367.56万羽、禽蛋产量3.86万吨,肉类总产量19.93万吨。

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蔬菜长势正旺

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数量更要质量。在全力发展山地高效农业过程中,我市稳步推进产业融合提质增效,重点扶持一批基础好、竞争强、带动广的大中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抓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两品一标”基地建设,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打响了南山婆、牛来香、聚福菌、百灵、瀑布、榕昕等一大批名优品牌。

截至目前,我市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上规入库完成国家统计局认定的6户。全市累计建成1个国家级、13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省级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7个农业产业强镇、1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绿色安全是农业的底色。我市纵深推进山地特色农业绿色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率达94.54%。截至目前,全市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8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9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产量26000吨,有机农产品认证产品面积3.86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9.8%。

如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大合唱”,正在瀑乡安顺唱响。改善生产条件,纵深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大力促进农业绿色融合发展,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将“山地地理”劣势翻转为“山地特色产业”优势,夯实了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让农业农村农民都大有奔头。

作者:伍水清 编辑:张小维 责任编辑:陈泽赟 终审:谭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