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星标下方公众号,和你一起成长
作者 | 梁唐
(相关资料图)
出品 | 公众号:Coder梁(ID:Coder_LT)
大家好,我是老梁。
最近由于ChatGPT兴起,带动了aigc产业飞速发展。
老梁有幸刚好认识一个研究这个方向的朋友,邀请他加入了我的星球,分享一些aigc的行业知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大佬的自我介绍引起了许多小伙伴的注意。所以这次特意邀请他做了一个简单的访谈,针对他过去的经历以及ai行业进行分享。
下面是大佬的自我介绍:
出于什么原因当初选择从物理系转行?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出于梦想和现实有差别,之前喜欢物理是因为它给了我美感,那些简洁的公式让我体会到什么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但是真正做研究之后发现,大部分的活也是很枯燥的,完全没用任何美感,大部分都是在验证,模拟,和“数据去噪“。那会每天都觉得自己再做重复性的劳动,也感觉不到做的事情有多大意义,所以就去寻找新的兴趣点,恰好当时深度学习刚刚兴起(alphago的成功),就去了解深度学习了,它的简单高效让我着迷,所以就想着从事相关的研究或工作。
如此大跨度的转行你是如何做到的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
就是从基础课补起就好了,当时买了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体系和计算机网络三本书,从头开始学习。
然后跟着网上的公开课学习,比如coursera/慕课网的一些课。认认真真写作业,扎扎实实刷题。当时面试前应该刷了600题,书大致翻了一遍(当然学的很不扎实),leetcode有时也能ac四题。其实能做到这样,在行情好的年代,一般都会有不错的offer。
转行的过程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主要有两点困难:
信息获取,因为没有相关经验的学长学姐,很难问到想要的信息。当时想到的办法是加了个cs就业的群,去与cs相关的学长学姐建立联系。同时积极寻找转行的学长学姐,与他们建立联系。这一步很难,主要考验的是软实力,怎么去社交,怎么能让人帮人等等。
基础不好,最开始只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但是面试是会问计算机基础的,这个时候就很棘手了,因为很多问题是知不知道的区别,不是会不会的区别。我当时采取的策略是只管书的前三章,以及看面经背高频题答案。
目前在做哪个方向的研究
目前做的是diffusion,计算摄影,视觉语言预训练方面的研究。
这里插一句,老梁最近在捣鼓的ai绘图就是和大佬学来的。他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朋友,分享两张大佬绘制的蒂法。
你是如何看待aigc和ChatGPT的影响的
其实chatgpt也是aigc。ai从最开始提出来就是为了增加生产效率,让人类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创造力相关的工作。
这一波chatgpt和diffusion的大火,其实是从nlp和cv两个方向让人类体会到了ai到来的生产力的进步: 比如自动更改论文,信件,整理表格,生成代码等;还有ai绘画(照相)给人带来的冲击,人类只用设计模版,就能在短时间内创造比之前多得多的内容,比如模特试衣服,家具摆放模版等。这,就是生产力的进步。
我觉得这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去拥抱它,让ai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生产力,不要害怕它。这一轮的aigc本质还是基于统计的(maxlikelihood),上一轮是基于规则的。基于统计的ai有它无法解决的问题,interpolation总是做的很好,Extrapolation效果不尽如人意。在长尾场景中,没有稳定的表现;同时训练数据直接决定了模型的表现上限。具体例子大家可以试试用chatgpt做leetcode前两百题,以及做刚出的周赛题。看看它生成的代码质量,思路正确与否。
打算将来在星球里分享什么
{视觉语言预训练} {GPT},{diffusion},{incontext learning} {深度学习理论前沿研究} {外语学习} {海外生活} {面试技巧}
看着大佬的分享让老梁也感慨万千,当年我在转行的时候,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花了大量时间买书以及上公开课学习,看了很多高质量的资料,低质量的内容也没少看。没有什么知道了就能快速成功的捷径,也没有什么秘籍,20天内搞定offer。有的只有一点点学习硬啃知识的苦功夫罢了。
可惜的是,很多人看不上苦功夫,总是追求速成,结果不知不觉间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寻找上,如果用寻找捷径的时间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可能早已抵达了。
喜欢本文的话不要忘记三连~